德经·第八十一章
【原文】
信言不美,美言①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,既以与人,己愈多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【注释】
① 信言:真话,由衷之言。美言:巧言
【译文】
真实的言词不华美,华美的言词不真实。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,巧辩的人不良善。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,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(知道大道的人不求见闻广博,见闻广博的人不了解真义)。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,他尽量帮助别人,自己反而更充足;他尽量给与别人,自己反而更丰富。自然的规律,利物而无害;人间的行事,施为而不争夺。
【解析】
前面三句格言在于提示人要信实、讷言、专精。后面四句,在于勉励人要“利民而不争”。
信实的话,由于它的朴直,所以并不华美。华美之言,由于它的动听,往往虚饰不实。善者的言论,止于理,符于实,所以不必立辞巧说;善者的行为,真诚不妄,正直不欺,所以不必自作辩解。反之哓哓(xiāo吵嚷)巧辩的人,乃是由于言行的欠亏而求自我掩饰。
“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”以博学自居的人,对于任何一门学问,往往只是略知皮毛而已。“一事不知,儒者之耻”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。所以为学如果博杂不精,则永远无法进入知识的门墙。
“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己愈有,既以与人己愈多”这是一种最伟大的爱的表现。佛洛姆( Erich Fromm )说:“爱是培养给与的能力。”为人、与人便是给与能力的一种表现。圣人的伟大,就在于他的不断帮助别人,而不私自占有,这也就是“为而不争”的意义。老子的“不争”,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,并不是消沉颓唐,他却要人去“为”,“为”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,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,却不必擅据为己有。这种贡献他人(为人、与人、利万物)而不和人争夺功名的精神,亦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的炒股杠杆平台,武汉股票配资,股天下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